央视网消息: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十年间体育赛事经济蓬勃发展,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凸显城乡发展韧性,不断催生各类新形态、新场景与新赛道,日益成为支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体育赛事经济新形态已日益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新增长点。近年来,国际国内大型综合性赛事、高水平单项赛事和各类商业赛事加速落地,使体育赛事成为体育产业和消费市场焦点。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发展冰雪经济,体现出对于体育赛事拉动消费作用的特殊重视。2025年2月,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有望进一步激发和释放赛事消费市场潜力。截至2024年11月,亚冬会特许商品已开发1600多款,预售额约2.9亿元;11月至12月,哈尔滨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逾50%,漠河、齐齐哈尔、伊春和佳木斯的机票预订量增速均超40%。
体育赛事经济新场景在助力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赛营城”提升城市品质。如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先后成功举办,使主办城市的特色文化与发展成就走向世界,数据显示重大赛事赛会期间主办城市的旅游、餐饮等订单均出现大幅增长,切实带动体育消费市场焕发生机。“以赛兴村”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村BA、村超等乡村体育赛事蓬勃开展。2024年1-7月,村BA带动台江县旅游规模达201万人次,同比增长32.07%;2024年国庆假期,“村超”举办地榕江县共接待游客49.89万人次,同比增长24.8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2亿元。赛事的品牌化发展深入挖掘乡村体育潜力,促进文体旅市场融合发展,实现了属地居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长。
体育赛事经济新赛道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支撑。一是推动体育赛事“三进”,即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将体育赛事融入日常生活,从传统场馆拓展到新型消费地,融合多业态,打造身边赛事,促进消费提质增效。二是实现体育赛事“三融”,即融入公园景区、购物商圈、文博场所。通过推出系列活动,发挥体育赛事引流作用,延伸赛事观赏和参与链条,打造文体旅融合新业态。三是抢抓流量经济。利用短视频等分发平台传播体育故事,依托数字技术创新营销方式,精准识别和分析赛事经济目标受众,实现体育赛事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总结来看,十年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猛,体育赛事经济不断融入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三新”经济为抓手,体育赛事经济在打造知名赛事品牌、传承优秀体育文化、推动高质量城镇化、展现城乡发展风貌方面展现出强劲势能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