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经济体系中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体育产业。2024年1月7日,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行的第十一届体育大生意年度大会,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的关注。体育总局经济司原司长刘扶民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十年高速增长,中国体育产业走出特色发展之路》的主旨演讲,令与会者充满期待。
十年来,中国体育产业飞速发展,项目从初始的一片蓝海逐渐壮大为大规模的商业生态。
十年前,中国体育产业规模为13574亿元,2014年《中国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发布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大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不断推动,以及同仁的努力,使得到2023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攀升至36741亿元,增值达到14915亿元,占GDP的1.15%。这一数据不仅显示出市场的繁荣,也标志着体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此期间,体育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体育服务业已占体育产业规模的57.3%,增值占比高达72.7%。尤其是核心的、“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也逐渐成长为市场的主流部分,展现出人们对健康生活、娱乐消费的热情。
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报告,2022年我国的体育消费规模达到了1.5万亿元,而2023年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8.56%。
更令人振奋的是,杭州亚运会和其他大型赛事带来的观赛热情,使得这股消费潮涌动不息。展现出我国民众在享受体育活动中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在为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着力量。
政策的推进是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从46号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修订,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尤其在2022年新修订的体育法中,首次提出了体育产业专章,意在为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提供法律框架。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给予了市场参与者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融合发展之势:期待“体育+”理念的深化,促进体育与旅游、科技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创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如何鼓励跨界合作,形成更为丰富的消费体验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科技创新之势:科技将是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将不可限量。
大赛振兴之势:大型赛事的举办不仅是体育运动本身,更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以未来的哈尔滨亚冬会和第十五届全运会为例,地方经济和社会活力的提升,充满无限可能。
面对中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管理者和参与者的我们,有责任把握时代潮流,创造更为活跃的市场环境。2025年是一个目标——实现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的关键年份。
在这个崭新的起点上,企业、政策和市场三者的共赢将是未来实现更高目标的关键所在。期待行业同仁们在这一阶段共同努力,携手共创中国体育产业的新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