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运动会首次纳入少儿体能项目,“双计划”培育体系加快推进,首届少儿体能锦标赛举办,青训首创“职业球员当教练”——
下午4时,一颗颗因运动而有力跳动着的心脏汇聚成无声的城市交响:在青岛汇泉广场的滑板场,孩子们正脚踩滑板“飞天遁地”;在奥帆中心码头,因“帆船进校园”爱上水上运动的学生们也正在集结……青岛的每一个角落,处处可见跃动的青春身影。
这些跃动的身影背后,是整座城市的体育基因在拔节生长。前不久,青岛市第六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六运会”)的首场比赛在青岛冰纷万象滑冰场举行。阿克谢尔跳、内刃点冰两周跳……来自全市5支代表队的小选手们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冰上芭蕾盛宴。“青岛青少年选手的技术规范性较往届显著提升,部分选手已达到省级赛事水平。”现场,裁判给出相当高的评价。
在六运会这场以青少年为重要主体的体育盛典中,青岛10个区市、百余所学校的18852名少年健儿将共逐体育梦,注册运动员创历届市运会之最。3月开赛,10月闭幕,在最佳运动季节里,青少年运动员将在37个项目、916个小项中展开激烈角逐。
六运会在组别设置上有了重大创新,首次参照全国运动会、山东省运动会模式,将赛事划分为青少年组和群众组两大组别,参赛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只有4岁,并首次将少儿体能项目纳入市运会项目。
透过六运会的窗口,青岛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计划”和少儿体育“精英培养计划”的“双引擎”体系愈发清晰。
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计划”依据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模型,研发特色少儿体能训练课程,将体质健康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两个目标融合在一起,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让儿童青少年得到全面的提升。青岛市体育局副局长刘新宏介绍,青岛自2023年起开始布点,选择了城阳区体校、3所幼儿园、3所小学共7个试点单位的千余名少年儿童参与,开展“感统训练+体适能训练”“少儿体能训练+少儿跑酷训练”等多类训练。2024年8月,市体育局已经认定30所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计划”推广示范幼儿园,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少儿体育“精英培养计划”于2024年暑假期间启动。这一计划更注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首先通过举办青少年体能训练营筛选“好苗子”,进而借助区市体校、社会俱乐部的专业优势在暑期对600名“好苗子”进行“精英培养”,并优中选优进行后期常态化训练。这一“成系统、全覆盖、有重点、优效益”的培养计划打通了青少年体育人才上升渠道,厚植了青岛青少年体育精英人才储备。
举办青岛市首届少儿体能锦标赛,激发少儿运动积极性。这场赛事吸引了564名5至10岁的运动员报名参赛。在采访中,有家长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学校和家长都很重视运动,感觉孩子比我小时候运动能力强多了。”
赛场上绽放的青春光芒,源自青岛青少年体育持续数载的深层耕耘。在青少年体育领域,青岛早已开始谋篇布局:自2015年起,青岛连续举办九届超体重学生健康夏令营,近4000名“小胖墩”参营并减重成功,活动影响力日益扩大;连续4年举办“爱心助学 体育圆梦”公益夏令营活动,统筹近百家体育社会组织为千余名贫困学生开展暑期公益培训;青岛冰雪运动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市室内冰场增至6处,年均举办冰雪赛事超20场,花样滑冰注册学员突破8000人,较2020年增长近3倍,青岛已构建起“区级选拔赛—市级集训营—省队输送”三级培养体系,累计向山东省队输送12名优秀选手……
2025年全国两会上,姚明建议设立国际青少年体育交流基金,开展未成年人“息屏24小时”行动;张雨霏带来与青少年体育人才选拔、培养有关的建议……全国范围内,青少年体育成为名副其实的热点话题。竞赛杠杆让后备力量塔基“更牢”、体育惠及人群“更广”,青岛的种种做法,成为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力“密码”。
“现在的科学筑基,锻造的是孩子们的未来。”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于占海说,“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体育是促进身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一环。体育运动让广大青少年能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勇于担当,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也通过比赛将团结、拼搏、进取等体育精神传递给孩子们。”
在六运会即将举办的众多项目中,“三大球”无疑是最受关注的项目。足球、篮球和排球三种集体运动是孩子们较早接触的球九游官网app类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程度高、社会影响力大。日前公布的2025年度青岛市青少年(学生)“三大球”赛事日历显示,全年已知官方组织的学生“三大球”赛事就有近30场。
作为竞技体育人才摇篮,青岛近年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体系。青岛鲲鹏足球俱乐部十余载的潜心摸索,就是青岛持续深耕青训的真实写照。
在青岛中联运动公园足球场上,总能看到青岛鲲鹏足球俱乐部各年龄段球员训练的身影。这个由本土足球爱好者组建的业余足球俱乐部,从2011年开始深耕少儿足球培训领域,14年来从未间断。目前,俱乐部拥有不同年龄段的7支精英梯队和2支中学队伍,累计九游官网app为国家、省、市等各级职业俱乐部和代表队输送数十名人才,并荣获各梯队竞赛奖项。
“我现在是U13梯队一员。”今年12岁的杜峻羽二年级就来到青岛鲲鹏足球俱乐部,“教过我的董波教练、李树林教练都曾是职业球员,他们退役后来到鲲鹏担任基层教练,水平非常高,还非常耐心。每个假期我都会参加省内外的交流比赛,收获特别大。”
杜峻羽提到的“职业球员当教练”,正是被业界称之为“鲲鹏模式”的青训首创。“俱乐部将曾在球队中效力的退役职业足球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率先创造了俱乐部球员考取教练员证书后同时兼任青训教练员的优质师资力量的良性发展模式,现在看来,这种模式确实给青训工作带来了巨大力量。”俱乐部工作人员介绍。
2024年,中国足协曾在一个月内两度来青观看鲲鹏精英梯队的训练,充分体现对于青岛足球青训发展的重视及对于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关注。“‘鲲鹏模式’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青岛鲲鹏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吴建滨说,“我们也将继续深耕6至12岁足球队员的基础阶段培养,夯实与初中、高中学校的合作,打通小、初、高中阶段的校园足球通道,希望能够为青岛青少年足球工作作出更大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许诺 实习生 宋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