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迅猛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城乡文化空间建设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重要抓手。但目前,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运营、服务等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一、加强规划,提升空间建设数量和质量。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有效探索创新,加强政策支持、顶层设计指导和社会价值引导,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在新建基层文化设施时,充分考虑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等特点,同时注重审美性和功能性,充分挖掘空间潜力,提升空间功能的目标性和适用性。深度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模式上推广成功案例、内容上结合发展本地文化,加强新型文化空间建设本地化。
二、盘活已有资源,推动传统文化设施改造升级。以新思路盘活旧资源、新内容填充旧空间,结合公园、景区、科普教育基地、老旧厂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营造“嵌入式”“融合式”“场景式”文化创意空间,推动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互交融,重振空间品质。
三、鼓励引导,打造新型本地化服务业态。一是按照现代治理的理念,为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搭建平台。在建设主体上,鼓励和支持文化类企业、协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实现建设主体、运营方式、经费支持的多元化。二是不局限于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形式,创新服务业态,提高广大群众认同感和参与度。结合当地文化消费习惯和群众喜好,将相声、情景剧等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服务业态纳入其中,吸引年轻人等人群;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降低老年人参与门槛;加强现代科技的应用,将数字艺术、新媒体矩阵、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移植到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吸引力;在公共与个体的往复互动中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公共文化场域,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当前,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仍存在瓶颈制约亟须破解。建议
一、设立全国革命老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资金。针对革命老区普遍经济发展滞后实际,建议中央财政设立革命老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资金,主要针对缺乏资金支持的市、县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项目,提供专项资金保障。
二、出台全国私有产权革命文物保护管理指导意见。目前,私有产权问题已成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痛点和难点。针对该问题出台专门的指导性意见,以便在具体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依然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建议
一、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坚决查处开展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决策落实不力、监管不力以及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协会、宗教团体和个人等参与、捐助文物保护事业,缓解政府投入压力。
三、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切实提高基层文物保护员的待遇,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我国文物资源数量众多,文物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管理使用状况复杂,保护任务十分繁重,迫切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安全管理。建议
三、加强宣传引导,鼓励文物工作相关部门、文物保护社会组织、志愿者以及更多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文物安全监督管理。
四、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安全管理渠道,建立完善参与机制,规范参与方式。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壮大,全力争取国际话语权十分关键。建议
三、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配套机制、经济扶持、法律保障等方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四、重视用中国产品传递中华文化,支持中国优势跨国企业走出去,鼓励中资企业运用好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全面展示企业文化中的中国文化。
当前,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文化形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国界,为海外读者和观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全新视角,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建议
二、设立专业奖项,构建网络文学IP立体化出海格局,为IP出海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开放新窗口、搭建新桥梁。
三、加强版权保护,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保驾护航,为国际传播营造更好的环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工笔画”阶段,国际文化贸易日益繁荣,成为我国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更好地向世界阐释推介中华优秀文化的有力抓手。但当前我国国际文化贸易仍存在一定短板。建议
一、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平台的国际传播制度化建设。将加强国际传播建设纳入国家推进国际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
二、强化精准服务,助力文化贸易企业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积极搭建文化贸易国际传播“旋转门”机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电商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形态的侵权现象,主要是盗版盗印及在信息网络非法传播,尤其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撰写的优质科技图书被盗版盗印,严重冲击了正版科技图书的发行和销售,降低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撰写科技图书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文优质科技图书匮乏的现象。建议
三、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平台经营者和读者对盗版行为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盗版盗印图书。
2023年“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此外,中央网信办等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持续地进行有关治理工作。但还需加强治理力度。建议
一、加大社交媒体平台热搜整治力度,加强热搜干预与调控措施,建立共享黑名单制度,下架“未成年人模式”中的热搜功能。
互联网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类网络谣言也随之而来,线上造谣、传谣,线下恐慌、焦虑,从而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建议
一、由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牵头,积极研究健全完善网络谣言治理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二、健全协同共治机制,统筹宣传、公安等职能单位及相关行业部门,共同加强谣言发布源头防控,协作配合做好网络谣言治理工作,形成打击治理网络谣言的整体合力。
三、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大对惩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网络谣言违法犯罪主要情形和社会危害性的认知。